1934年12月
歷經湘江戰役后的
中央紅軍翻越湘桂邊界的老山界
一路來到湖南等地
時光流轉
如今
曾見證紅軍英勇奮戰的土地
一片片稻田蓬勃生長
這里
正是袁隆平院士培育出
“改變世界的種子”的地方
……
當年紅軍長征翻越的這座高山
被納入中學語文教材
中央紅軍渡過湘江之后
來到湘桂邊界
崎嶇險峻的老山界
主峰貓兒山
海拔兩千一百多米
是中國華南第一高峰
山高、崖險、路窄,難以攀登
為了避開敵人的追擊和封鎖
這是紅軍必須翻越的一座高山
紅軍走的是羊腸小道
有的地方
是用幾根圓木架成、長滿青苔的棧道
在最險峻的雷公巖
很多人連同騾馬一起摔下山崖
90年前的寒冬
紅軍穿著單衣夜宿山頂
隨隊長征的陸定一
曾在《老山界》一文中
描寫了當年攀爬的艱難
“半夜里,忽然醒來
才覺得寒氣凜冽
砭人肌骨,渾身打著顫”
攀登到山頂時
陸定一曾許下心愿:
將來要在這里立個紀念碑
寫上某年某月某日
紅軍北上抗日
路過此處
1987年
老山界豎起了紀念碑
現在,老山界是人們旅游避暑的地方
游客僅用一個小時
便可乘車沿著盤山公路
直達貓兒山山頂
這篇《老山界》
也被納入中學語文教材
這座紅軍樓
見證軍民一家親
廣西壯族自治區
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龍坪村
是紅軍走出老山界之后
經過的一個村寨
從這里開始
紅軍進入少數民族聚居區
紅軍駐扎這個村時
有特務縱火燒寨
紅軍奮力滅火
保住了鼓樓和大片民房
當地群眾認識到
紅軍是一支紀律嚴明
真正保護人民利益的軍隊
后來
這棟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鼓樓
被侗族同胞稱為紅軍樓
如今,這里成為
當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見證了紅軍英勇奮戰的土地
如今煥發出新的生機
當時,紅軍還在翻越另外一座“山”
要解決“奔何處”的問題
紅軍離開龍勝后
進入了湖南地界
1934年12月12日
中共中央在湖南省懷化市通道縣
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
商討前進方向的問題:
轉兵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
這次行軍路線變通的決定
日后對中國工農紅軍
對中國革命產生重要的影響
通道縣以北的洪江市安江鎮
是當年紅軍長征征戰的地方
現在一片片稻田蓬勃生長
當年,袁隆平就是在這里發下宏愿
愿天下人都有飽飯吃
在最艱難的時候
他用《七律·長征》中的詩句
給自己鼓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他歷經無數坎坷
最終成功培育出了
“改變世界的種子”
90年后
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一件件新時代的發展建設
就是長征精神的偉大傳承
在長征精神的激勵下
革命老區今天書寫著
新時代的華麗篇章
綻放出璀璨的光芒
更多長征故事
看《航程二萬五千里》第三集↓↓
來源:央視軍事
編輯:唐藝芬